1月20日,彭博社报道,美国国会禁止五角大楼采购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在内的6家中国企业生产的电池,但是该禁令。报道声称,这是美国国会试图进一步推动五角大楼供应链与中国“脱钩”。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份给五角大楼的禁令中,美国国会并没有要求美国军方立刻停止采购中国电池,而是将禁令生效时间推迟到2027年,而且美国企业的商业采购将不受禁令影响,仍可以使用中企授权的技术生产电动汽车或购买电池。
此次禁令的发布,有分析认为:2023年12月22日,美国总统拜登就已签署《2024 财年国防授权法案 (NDAA)》,以上信息已在白宫官网披露,因此本次彭博社新闻并非近期事件,是旧有新闻的再宣传,主要目的是保护美国国防安全,因此只是针对军用采购进行限制。而且,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作为民用产品生产制造商,其产品本身就不会直接向国外军事部门出售,而美国军方早已就刻意回避采购和使用中国企业产品,并不限于动力电池。因此,“禁令”出台与否本身就不会对相关公司的销售带来直接影响。
因此,这个禁令似乎实在是多此一举了,毕竟就算是已经有12个涉及关键技术的中企被“拉黑”,五角大楼依然拥有数十家中国供应商,包括45家为美军提供光学瞄准和测距设备的一级供应商。可见,美国国会妄图凭借一纸禁令就想让五角大楼与中国商品“脱钩”无疑是天方夜谭。但是此举还是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一方面,这显示了美国在关键技术领域减少对中国依赖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全球供应链的政治化趋势,在全球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该决策也可能影响中美在经济和技术领域的关系。随着这一决议的公布,中美之间的经济和技术合作进一步受到关注。中国外交部对美国国防授权法案中的涉华消极条款表示了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称其干涉内政,违反了中美之间的基本原则和协议。
另一方面,中国在全球电动汽车电池产业的主导地位,以及其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这一决策在技术和经济层面上更加复杂。尽管五角大楼被禁止使用中国电池,但美国本土企业如福特和特斯拉仍可自由选择供应商,这揭示了政策执行中的复杂性和多维度考量。
而且,美国对中国技术的限制不仅局限于电池领域,半导体领域也是这也。美国近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中国实体实施了严格的管制,旨在限制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如华为和海康威视,被美国认为可能将美国技术转移给中国科技巨头,已被美方列入“黑名单”。所以说,美国限制五角大楼采购中国电池的决议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其更广泛对华科技限制策略的一部分。
这一系列措施表明,美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策略不仅聚焦于具体技术领域,也涉及更广泛的国际经济和政治考量,更是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动的一个缩影。它展现了国家之间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相互依存,同时也突显了国家利益与全球合作之间的微妙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