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刚结束访华的美财政部长耶伦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再次提及中国的“产能过剩”,并叫嚣“不会放弃任何可能的应对措施”。这一表态暗示美国会采取进一步的贸易限制措施,以应对所谓的“产能过剩”问题。
而耶伦访华期间,也多次提及中国制造业的“产能过剩”问题,特别是在中国美国商会活动中,五次强调中国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等产业的竞争优势。这些论调实质上是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安全化、意识形态化的表现。
首先,必须明确一点,所谓的“产能过剩”是一个复杂的经济问题,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某一国家的责任。产能问题实际上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表现,供需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往往是常态。解决这一问题应主要依靠市场按照价值规律进行调节,而不是采取保护主义措施。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持续的技术创新、完善的产供链体系和充分的市场竞争,而非简单的补贴政策。
其次,从国际市场需求来看,所谓的“过剩产能”实际上是严重不足的。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据国际能源署测算,到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到4500万辆,是2022年的4.5倍。这意味着,未来的市场需求空间仍然巨大,中国的产能增长是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
再者,从全球分工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占全球近40%,这是中国人民通过勤奋劳动取得的成果。中国有如此大的产能,自然也应该有相应的市场来消化这些产能,从而满足国内需求,实现双碳目标,并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指责中国补贴驱动“产能过剩”自己却大搞“双标”,通过立法、技术投资等方式刺激本土产业发展,扭曲公平竞争,扰乱全球产供链。事实上,真正产能过剩的现象在美国内部更为显著。
一是美元过剩,以华尔街为核心的金融机制,在美联储和财政部的配合下,通过滥发美元,长期冲击全球金融市场。近年来,美国又通过加息策略回收美元,导致国内通货膨胀加剧,进而削弱了美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
二是军工过剩,美国军事工业长期生产过剩,武器供应超过需求,不得不向全球推销军备,加剧地区紧张局势,以战争消耗过剩的武器库存。
产能是否过剩本是一个经济问题,但将其与中国“新三样”产业联系起来,就使其带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这种做法不仅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误解,也是对全球贸易体系的不负责任。
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美国试图通过炒作“产能过剩”问题来打压中国产业,实际上是一种霸权主义的表现。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也损害了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大家应该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产能问题,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应该坚定维护自身权益,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和霸权主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
报告显示,中国电力投资加速增长,预计2024年电网基建投资将超过5300亿元。
近日,市场迎来了一则引人注目的消息:工业巨头3M公司(MMM.N)在本周五公布了其季度业绩报告,随后股价飙升至近两年来的
最近,外媒给OpenAI算了笔账,今年可能要血亏50亿美元。
近日,巴黎奥运会和世界铁人三项协会联合发布了一项重大决定,宣布因塞纳河水质污染问题,原定于近期进行的奥运会铁人三项首次下
当地时间7月18日,法国巴黎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持刀袭警事件。
近期,一则重大消息在国际舞台上引起轩然大波,马来西亚宣布加入金砖国家。
调查发现,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使用干扰了韩国近五分之一学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