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晋升全球第三经济体的德国最近的日子并不好过,先是传出该国经济存在技术性衰退风险。其次是上周,德国政府将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从1.3%下调至0.2%,巨大的落差透露出政府对本国经济信心明显不足。面对外界的担忧与质疑,德国财政部长林德纳出来辩解称,“德国没病,只是累了”。官员的灭火并未打消外界的担忧, “欧洲病夫”的舆论已经扑面而来。
曾几何时,德国被誉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如今的境遇却略显尴尬。从近几年德国经济走势来看,沦为“欧洲病夫”并不冤。在整个欧洲经济出现复苏的前提下,德国不仅没有抓住机遇,而且还在开倒车。已经有权威机构发出警告,德国经济将在2024年第一季度重新陷入技术性衰退。这意味着继去年经济衰退并成为世界表现最差的主要经济体之后,今年前三个月德国经济将继续萎缩。
德国经济表现不佳不仅仅是一两个原因造成的,是由多个原因叠加而成,综合全部因素来看,主要包括逆全球化让德国的出口经济深受影响;能源转型计划不周,在开发出足够的替代能源之前就想放弃核电和煤电;过去几年积累的投资不足,联邦政府更愿意将曾经充裕的资金投资社会福利,而不是用于推动国家转型;官僚主义严重,行政管理往往不灵活,决策分散在多个层面,给新项目带来不必要的困难。
如何摘掉“欧洲病夫”的帽子,快速提振经济成为德国政府的当务之急。摆在政府面前的是要做好长期准备,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着手解决困难。国内方面,与整个欧洲一样,首要问题就是尽快解决愈演愈烈的农民抗议活动,并进行彻底的经济转型。德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未来两年,而是在未来十年重塑其工业。虽然政府已经采取试探性措施,增加对初创企业的投资,加快基础设施项目的审批,并放宽对熟练工人的移民要求,以帮助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但要让经济走上新轨道,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国际方面,重塑德国品牌是关键。曾几何时,德国品牌的标签是专业、高水准。随着各国品牌的崛起,德国制造已经不香了。从目前全球对德国品牌进口数据来看,国外的需求早就开始下降。下降不仅伤害了德国的大型工厂,也伤害了它们价值链上的所有供应商,包括德国和国外的上游供应商,这些供应商将减少从德国和欧洲其他地区的消费活动,形成一个自我强化的恶性循环。对于德国,国外需求的进一步的减少,意味着德国不少行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面临双重的打击,需求低迷带来的直接影响是经济活动的减少。
综上所述,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德国经济的未来都面临一系列函待解决难题。在国内,德国政府需要采取措施快速进行经济转型,以刺激国内需求上涨,同时需要处理好通货膨胀的难题。在国际上,地缘政治冲突的影响持续存在,国际需求表现不乐观等等,德国政府如何寻找新的合作伙伴,重塑德国品牌形象,开辟新的合作领域成为新的重点的领域。如果能够针砭时弊,以德国经济的底蕴,摘掉“欧洲病夫”的帽子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