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新一轮人工智能热潮引发大模型算力需求大增,使得科技巨头“英伟达”的AI 芯片在全球范围内供不应求,加之算力成本不断攀升,巨大的利益之争导致其他 AI 巨头们或将选择“围剿”英伟达。
2023年英伟达年报显示,该公司营收已经从2022年的163亿美元飙升至303亿美元,增幅高达86%,跃升为2023年全球第三大半导体厂商。权威机构预测英伟达将会在2024年的数据中心市场获得高达457亿美元的营收,创下历史新高记录。从数据上来看,受益于生成式AI市场的爆发,英伟达成为了数据中心人工智能芯片领域(AI)霸主,并将所有竞争对手远远的甩在了身后。更令竞争对手担忧的是,英伟达目前在数据中心AI市场拥有恐怖的98%的市场份额,而AMD仅有1.2%的市场份额,英特尔则只有不到1%。可以说,围剿英伟达已经成为各大科技公司的潜在共识。
那么,这些科技公司如何围剿英伟达,将成为未来业界关注的焦点。从英伟达崛起的领域可以得知,关键点是“造芯”。目前,除了Meta和OpenAI,全球有超过18家用于 AI 大模型训练和推理的芯片设计初创公司,包括Cerebras、Graphcore、壁仞科技、摩尔线程、d-Matrix等,融资总额已超过60亿美元,企业整体估值共计超过250亿美元。这些公司背后的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OpenAI、五源资本、字节跳动等。如果加上微软、英特尔、AMD等科技巨头和芯片龙头的“造芯”行动,对标英伟达的 AI 芯片企业数量最终就将超过20家。如此多的科技巨头外加大笔资金投入,合力围剿之势已经形成,将给英伟达未来发展带来巨大冲击。
细数以上围剿英伟达的公司不难发现,虽然数量众多,但是真正威胁英伟达地位的并不多。英伟达的第一层也是最显眼对手,是AMD,他们有同样功能的产品。第二层对手,是intel,高通、苹果,华为,苹果的M系列处理图像很强,其他厂家在开发不同架构的GPU,替代效应很强。而且他们都在抢占台积电制造份额,上下游都是竞争关系。第三层对手,是XBOX,任天堂,PS5,游戏市场被这层慢慢剥夺了。从英伟达的各层对手来看,最大的竞争对手只有AMD。
进入2024年AMD动作不小,AMD已经出货用于人工智能(AI)和高性能计算卡。这意味着,AMD开始为企业运行大型语言模型(LLM)。其实,AMD开始出货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预计新产品可能成为其历史上销售最快的产品,目前已达到10亿美元。对于AMD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将向英伟达主导的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发起挑战。
然而,英伟达绝不会束手就擒。研究机构预测,英伟达计划在2024年销售约150万至200万个AI GPU,这可能将是其2023年销量的三倍,这一消息进一步证明了英伟达在该产业中的主导地位无人能挑战。可以说,英伟达的领先地位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这是该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人工智能产品所得到的结果,其他公司想撼动他的地位将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人工智能热潮固然是一块大蛋糕,英伟达的一家独大对全球市场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但从目前形势来看,短时间内这些公司合力围剿并不能撼动英伟达的霸主地位。但从长远来看,只要对手不断增加、不断强大,出现众多有竞争力的公司,才能够促进该领域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