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正面臨着一場規模空前的藥品短缺危機。據美國衛生系統藥劑師協會(ASHP)和猶他州藥物信息服務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個月,全美範圍內已有323種藥物出現短缺,創下自2001年以來的新高,並超過了2014年的320種藥物短缺紀錄。
這次短缺涉及的藥物種類繁多,從急救注射劑到糖尿病治療藥物,無一倖免。其中,包括廣爲人知的糖尿病藥物Ozempic和Mounjaro、過敏治療藥物腎上腺素、兒童常用抗生素阿莫西林,以及化療藥物和醫院在重症監護中常用的注射劑等。
ASHP首席執行官Paul Abramowitz在一份聲明中指出:“幾乎所有類別的藥物都面臨着潛在的短缺風險。最令人擔憂的是非專利無菌注射藥物的短缺,這包括癌症化療藥物以及存放在醫院急救車和手術區的急救藥物。”
去年,美國癌症協會曾發出警告,稱化療藥物已成爲受短缺影響最大的五類藥物之一,並可能對患者產生毀滅性影響。目前,一些醫院和診所已經完全沒有某些化療藥物,醫生不得不進行藥物配給或對病人進行分流。
行業人士指出,當前許多短缺的藥物都是仿製藥。藥品短缺導致患者不得不跑多家藥店尋找藥物、等待更長時間接受治療或被迫使用替代藥物。一旦無法找到仿製藥,患者可能需要支付更高費用購買原研藥。此外,藥品短缺還增加了用藥錯誤的風險,因爲醫院不得不調整藥物劑量。
那麼,這場藥品短缺危機究竟從何而來?事實上,近年來美國的藥品供應問題日益嚴重。雖然部分品牌藥如Ozempic和Mounjaro的短缺是由於生產商未能跟上需求增長所致,但多數醫療衛生和經濟領域的學者將問題歸咎於藥品供應鏈的斷裂。這使得仿製藥生產商難以獲得利潤並維繫經營。許多仿製藥生產商在過去幾年已退出市場或將生產外包給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國家。
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6月美國參議院推出了一項新的兩黨法案:《藥品供應鏈風險評估法案》,該法案旨在減少關鍵藥品對外國的依賴。
過去的數十年裡,美國,在仿製藥和原料藥方面對中國的依賴日益顯著。以青黴素爲例,2004年,美國最後一家生產青黴素的藥廠關閉,如今,美國市場上這類藥物幾乎全部依賴中國進口。
除了青黴素,衆多用於治療耳部感染、肺炎、性病等常見疾病的抗生素,美國也幾乎完全依賴進口。這一趨勢不僅限於普通抗生素,中國還向美國出口多種針對重大疾病的藥物,如治療艾滋病、糖尿病、帕金森病的特效藥,以及化療藥物。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在全球仿製藥市場上佔據重要地位的印度,其超過七成的原料藥也來自中國。
中國藥物之所以能夠贏得國際市場的青睞,一方面得益於其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另一方面也與中國政府對醫藥產業的持續投入和扶持密不可分。
爲了應對藥品短缺問題,白宮方面已提議在未來十年內支出32.6億至51.1億美元。該計劃將把醫療保險對醫院的支付部分與醫院購買藥品的質量掛鈎,而不僅僅是與最便宜的價格掛鈎。然而,這一提案仍需獲得國會的批准和撥款。
政策制定者們還建議賦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更多的權力,以便其能夠獲得更多有關藥品短缺和即將出現短缺的信息。
總體而言,美國藥品短缺問題的根源在於供應鏈的不穩定、生產商的退出以及仿製藥市場的萎縮。爲決這一問題,美國衛生與公衆服務部近日提出建議,包括改革藥品行業的商業模式、提高仿製藥價格以吸引更多公司參與市場、加強供應鏈穩定性以及提高FDA的監管能力等。
報告顯示,中國電力投資加速增長,預計2024年電網基建投資將超過5300億元。
近日,市場迎來了一則引人注目的消息:工業巨頭3M公司(MMM.N)在本周五公布了其季度業績報告,隨後股價飆升至近兩年來的
最近,外媒給OpenAI算了筆賬,今年可能要血虧50億美元。
近日,巴黎奧運會和世界鐵人三項協會聯合發布了一項重大決定,宣布因塞納河水質污染問題,原定於近期進行的奧運會鐵人三項首次下
當地時間7月18日,法國巴黎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持刀襲警事件。
近期,一則重大消息在國際舞臺上引起軒然大波,馬來西亞宣布加入金磚國家。
調查發現,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使用幹擾了韓國近五分之一學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