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洲議會、歐盟成員國和歐盟委員會三方就《人工智能法案》達成協議,這被認爲是全球首個全面監管人工智能(AI)的法案。在人工智能呈爆發式發展,而國際社會對人工智能帶來的風險擔憂不斷加劇的當下,這一法案的出爐受到全球矚目。
《人工智能法案》進一步完善了歐盟的新興數字規則手冊,該手冊包含《通用數據保護條例》、《數字服務法》和《數字市場法》等法案,對數字經濟的不同方面進行了規範。《人工智能法案》立法始於2021年。去年6月,空中客車和西門子等多家歐洲大型企業表示,法案過於嚴苛,不利於培育創新和幫助本土產業。此前,法、德、意也曾表示反對草案的一些規定,認爲這些法案會影響本國人工智能初創公司的發展。
此次關於《人工智能法案》主要有兩個重要爭議點,一是包括面部識別在內的實時生物識別技術在公共場所的使用;二是基礎模型及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監管。有關生物識別技術,最棘手的談判難點是對實時生物識別工具的限制程度。除了維護國家安全和執法等個別情況外,此次法案原則上禁止實施生物識別,所以在公共場所使用該技術有很多限制護欄,這裡不再贅述。下面主要談對大模型及通用人工智能的監管。
歐盟《人工智能法案》的核心是風險分類系統,即根據人工智能系統對人的健康、安全和基本權利構成的風險程度對其進行監管。風險分爲四類:不可接受、高、有限和最低/無。通用人工智能的提供者將承擔與高風險人工智能系統類似的義務。開發者必須滿足各種要求,證明其技術及其使用不會對健康、安全和基本權利構成重大威脅。開發者需提供風險管理和數據治理方案、監控和記錄保存實踐、詳細的文檔記錄,並保障人工智能的透明度和人工監督義務,以確保人工智能的準確性及穩健性達到網絡安全標準。高風險人工智能系統還必須在歐盟範圍內的公共數據庫中註冊。
大語言模型開發人員存在基本的透明度要求。那些構成系統性風險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的開發者將需要籤署自願行為準則,相關的標準涉及算力、商業用戶數量和模型參數。將計算能力在10—25(GPU的數量)以上訓練的AI模型定性爲基礎模型,超過這些閾值的模型將面臨額外的義務,包括嚴格的評估、系統性風險評估、網絡安全措施和能源消耗披露等。
作爲全球首部人工智能領域的全面監管法規,歐盟方案可以給我們帶來一些啓示。首先,該法案體現了歐盟希望在人工智能領域實現彎道超車。美國已經在互聯網行業形成“自然壟斷”,但相較之下,新興的人工智能行業目前還處於百家爭鳴的階段。雖然美國的微軟等科技巨頭有一定的先發優勢,但新創企業依然可以在新賽道中勝出。如果《人工智能法案》限制了創新,就可能會重蹈DeepMind被迫賣給Google的覆轍。德國初創企業Aleph Alpha GmbH上月剛融資超過5億美元,法國的Mistral AI也在新賽道領先。如果歐盟此時澆滅創業之火,那無異於自毀長城。
其次,像人工智能這樣的新興技術,政府部門很難進行全面監管,因爲目前還無法準確預測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影響。正如人類無法在第一輛汽車還在設計測試階段就制定詳盡的交規。開發期間的繁雜監管可能也會導致技術發展的延後。爲兼顧發展和監管,不妨將技術和應用分開監管,放鬆對技術開發的初期限制。
此前,美國政府同包括微軟和OpenAI在內的7家頭部人工智能企業籤署自發性的信息透明協議,而歐盟在此次立法中進一步強制人工智能企業在開發通用人工智能時籤署自我透明協議,兩者本質上都是把社會的監管變成企業內部的自我監管。因此人工智能頭部企業的內部治理特別重要。這些公司董事會需要由不同價值觀的專家平衡參與,以達到內部制衡的效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歐盟《人工智能法案》關於發展和監管的平衡,頭部企業的內部監督、頭部企業董事會的專家參與機制等也許可以爲不同國家人工智能的監管提供借鑑意義。
報告顯示,中國電力投資加速增長,預計2024年電網基建投資將超過5300億元。
近日,市場迎來了一則引人注目的消息:工業巨頭3M公司(MMM.N)在本周五公布了其季度業績報告,隨後股價飆升至近兩年來的
最近,外媒給OpenAI算了筆賬,今年可能要血虧50億美元。
近日,巴黎奧運會和世界鐵人三項協會聯合發布了一項重大決定,宣布因塞納河水質污染問題,原定於近期進行的奧運會鐵人三項首次下
當地時間7月18日,法國巴黎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持刀襲警事件。
近期,一則重大消息在國際舞臺上引起軒然大波,馬來西亞宣布加入金磚國家。
調查發現,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使用幹擾了韓國近五分之一學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