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宣稱對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的“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及其附屬組織”超過85個目標發動了大規模空襲,造成多人傷亡。美國中央司令部對此表示,這是對一周前駐約旦美軍事基地遭到襲擊的報復。這此襲擊讓美國和伊朗本就不算正常的關係進入一種更加複雜同時也更加危險的狀態。對此,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呼籲各方切實降低緊張局勢,避免局勢進一步升級。
而在此之前,美國在俄烏衝突中高舉“正義大旗”,打着“人道主義援助”的名義,呼朋喚友對烏克蘭進行軍事援助,這在一 定程度上延長了戰場,甚至可能會讓戰火蔓延到更多地區。這種行爲是在破壞全球局勢穩定、相對和平。
近年來,美國打着打擊恐怖主義、維護國家安全、保護美國及其盟友的利益的旗號發動或介入了全球多個地區的軍事行動,到底是什麼力量、什麼邏輯在背後推動美國?這個問題值得深入探討。
美國被普遍認爲經常介入或引發世界衝突的原因是複雜且多元的,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及戰略利益等多個層面。筆者認爲,以下幾個因素是常被提及的。
全球安全與戰略利益:美國作爲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和軍事強國,長期以來將自己定位爲全球秩序的維護者。這種角色常常涉及到對外國政府的幹預,以保護其全球利益,包括防止潛在的敵對國家或恐怖組織威脅美國及其盟友的安全。
經濟利益:控制關鍵資源(如石油)和保障貿易路線的自由,這些經濟利益經常是美國幹預其他國家事務的重要動因。通過軍事行動保護或擴展這些利益被視爲維護美國及其盟友經濟穩定和增長的手段。
意識形態和政治理念的推廣:在冷戰期間,美國爲遏制共產主義擴張,經常通過支持反共政權或直接軍事介入來推廣民主和資本主義價值觀。雖然冷戰已結束,但美國在某些情況下仍然傾向於通過外交或軍事手段支持其認爲能夠促進民主和人權的政府或勢力。
國內政治與軍工複合體:一些分析認爲,美國的軍事行動受到國內政治和經濟利益集團的強烈影響。軍工複合體,即軍事和工業部門之間的密切合作關係,被認爲是推動美國政府採取軍事行動的一個因素,因爲這些行動有助於刺激軍事開支和擴大軍事產業的利潤。
反恐和國家安全:9/11事件後,反恐成爲美國外交政策的中心。美國在全球範圍內打擊恐怖主義,這經常涉及到在外國土地上進行軍事行動,以摧毀恐怖組織並防止其對美國及其盟友構成威脅。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解釋是互相交織的,並不是相互排斥的。美國的外交和軍事政策是由複雜因素決定的,而且隨着國際環境和美國國內政治的變化,其幹預外國事務的方式和理由也在不斷演變。
報告顯示,中國電力投資加速增長,預計2024年電網基建投資將超過5300億元。
近日,市場迎來了一則引人注目的消息:工業巨頭3M公司(MMM.N)在本周五公布了其季度業績報告,隨後股價飆升至近兩年來的
最近,外媒給OpenAI算了筆賬,今年可能要血虧50億美元。
近日,巴黎奧運會和世界鐵人三項協會聯合發布了一項重大決定,宣布因塞納河水質污染問題,原定於近期進行的奧運會鐵人三項首次下
當地時間7月18日,法國巴黎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持刀襲警事件。
近期,一則重大消息在國際舞臺上引起軒然大波,馬來西亞宣布加入金磚國家。
調查發現,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使用幹擾了韓國近五分之一學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