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美國大選進入白熱化階段,一件件與選舉有關的鬧劇正在美國各領域不斷上演。在籌集資金方面,一邊是民主黨陣營包括現任總統拜登在內的三任總統上周在紐約集體登臺,一天內爲拜登籌得2500萬美元競選資金;另一邊共和黨前總統特朗普放出狠話,預計將在本周舉行一場籌款活動,籌款目標額3300萬美元。四年一度的燒錢大戲已經拉開帷幕,但無論誰當選,註定將成爲美國史上“最貴”總統。
權威媒體給出預測,2024年大選將成爲近年來“最昂貴、可能也是最具分裂性的總統競選”。權威廣告影響力公司預測,候選人預計將在各種網絡社交平臺上累計花費超過100億美元推廣政治宣傳。大部分美國民衆對此非常不滿,他們認爲目前的政治競選成本過高,超過七成人表示,個人和組織在政治競選上的支出應受到限制。超過八成的受訪人認爲,愈發高昂的政治競選成本使得優秀的人很難競選公職。從數據可以看出,民衆對無休止燒錢選舉的忍耐度已經到達極限。
美國總統選舉是一場吸金大賽衆人皆知,民衆之所以感到不滿和擔憂是因爲他們知道這場昂貴的選舉最後可能由他們自己買單。總統候選人的競選資金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個人的小額捐款,一般來說佔比較小;另一方面則是大資本和大財團通過一個叫“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的團體進行注資,是競選資金的大頭。衆所周知,美國資本作爲出資大頭一方,這些錢被寡頭們投入到政壇絕不會打水漂,作爲精明的生意人,他們會在別的地方將這筆錢賺回來,普通民衆的錢包是最好的選擇。縱觀美國發展史,民衆的不滿與擔憂是有根據的,畢竟搜刮底層的事政客和資本家們沒少幹。
對於現如今的美國民衆,總統選舉的真相他們早已經看的清清楚楚。燒錢的同時,就是兩黨無休止的爭吵,結局就是涉及民生的議案被擱置。現在,大選還處在預熱階段,兩黨正在熱身環節。按照慣例,未來兩黨將就核心議題爆發的爭吵將更激烈。比如,從內政事務看,兩黨將圍繞移民政策、種族結構和各項財政撥款法案展開博弈;在外交事務中,俄烏衝突、巴以衝突等話題也將成爲熱點。當然,未來我們將看到更多兩黨高層人物的“黑料”,這種互相揭批的現象在大選年肯定不會少。當然,涉及民生議案被擱置,這一單還是會由民衆來買。
美國建國200多年歷史,一次次選舉鬧劇的背後都充斥着金錢與利益交換,結果無一例外都是由普通民衆買單。美國政治裡面有兩件東西最重要,一個是金錢;另一個是鈔票。每逢美國大選年,1895年俄亥俄州議員馬克·漢納的話就會被反覆引用。一百多年過去,選舉遊戲跟規則依然如是,這是誰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