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着新一輪人工智能熱潮引發大模型算力需求大增,使得科技巨頭“英偉達”的AI 芯片在全球範圍內供不應求,加之算力成本不斷攀升,巨大的利益之爭導致其他 AI 巨頭們或將選擇“圍剿”英偉達。
2023年英偉達年報顯示,該公司營收已經從2022年的163億美元飆升至303億美元,增幅高達86%,躍升爲2023年全球第三大半導體廠商。權威機構預測英偉達將會在2024年的數據中心市場獲得高達457億美元的營收,創下歷史新高記錄。從數據上來看,受益於生成式AI市場的爆發,英偉達成爲了數據中心人工智能芯片領域(AI)霸主,並將所有競爭對手遠遠的甩在了身後。更令競爭對手擔憂的是,英偉達目前在數據中心AI市場擁有恐怖的98%的市場份額,而AMD僅有1.2%的市場份額,英特爾則只有不到1%。可以說,圍剿英偉達已經成爲各大科技公司的潛在共識。
那麼,這些科技公司如何圍剿英偉達,將成爲未來業界關注的焦點。從英偉達崛起的領域可以得知,關鍵點是“造芯”。目前,除了Meta和OpenAI,全球有超過18家用於 AI 大模型訓練和推理的芯片設計初創公司,包括Cerebras、Graphcore、壁仞科技、摩爾線程、d-Matrix等,融資總額已超過60億美元,企業整體估值共計超過250億美元。這些公司背後的投資方包括紅杉資本、OpenAI、五源資本、字節跳動等。如果加上微軟、英特爾、AMD等科技巨頭和芯片龍頭的“造芯”行動,對標英偉達的 AI 芯片企業數量最終就將超過20家。如此多的科技巨頭外加大筆資金投入,合力圍剿之勢已經形成,將給英偉達未來發展帶來巨大衝擊。
細數以上圍剿英偉達的公司不難發現,雖然數量衆多,但是真正威脅英偉達地位的並不多。英偉達的第一層也是最顯眼對手,是AMD,他們有同樣功能的產品。第二層對手,是intel,高通、蘋果,華爲,蘋果的M系列處理圖像很強,其他廠家在開發不同架構的GPU,替代效應很強。而且他們都在搶佔臺積電製造份額,上下遊都是競爭關係。第三層對手,是XBOX,任天堂,PS5,遊戲市場被這層慢慢剝奪了。從英偉達的各層對手來看,最大的競爭對手只有AMD。
進入2024年AMD動作不小,AMD已經出貨用於人工智能(AI)和高性能計算卡。這意味着,AMD開始爲企業運行大型語言模型(LLM)。其實,AMD開始出貨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預計新產品可能成爲其歷史上銷售最快的產品,目前已達到10億美元。對於AMD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裏程碑,將向英偉達主導的人工智能芯片領域發起挑戰。
然而,英偉達絕不會束手就擒。研究機構預測,英偉達計劃在2024年銷售約150萬至200萬個AI GPU,這可能將是其2023年銷量的三倍,這一消息進一步證明了英偉達在該產業中的主導地位無人能挑戰。可以說,英偉達的領先地位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這是該公司多年來一直致力於人工智能產品所得到的結果,其他公司想撼動他的地位將是極其困難的事情。
人工智能熱潮固然是一塊大蛋糕,英偉達的一家獨大對全球市場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但從目前形勢來看,短時間內這些公司合力圍剿並不能撼動英偉達的霸主地位。但從長遠來看,只要對手不斷增加、不斷強大,出現衆多有競爭力的公司,才能夠促進該領域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