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擬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臨時反補貼稅後,中國官媒發文批評歐盟算錯了賬,以維護公平競爭爲名,行破壞公平競爭之實。
新華社星期三(6月12日)晚間在快評中指歐盟步美國後塵祭出關稅大棒,執意採取保護主義行動,不僅損害了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合法權益,也將擾亂和扭曲包括歐盟在內的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
文章稱,歐方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將影響中歐雙邊經貿合作氛圍,損害歐盟消費者自身利益,也將破壞歐盟自身綠色轉型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合作的大局。
新華社指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稅使全球自由貿易再次遭遇打擊,這是歐盟算不清“規則秩序賬”。中歐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一環,德國等歐盟國家與中國汽車產業鏈供應鏈深度交融。
文章稱:“歐盟的政策制定者應該明白,在經濟全球化的當下,對汽車產業強加關稅只會進一步扭曲市場,進而割裂全球產供鏈,對汽車產業長遠發展有百害而無一利。”
新華社也說,想靠稅收政策營造舒適區,這是歐盟算錯了“經濟發展賬”。歐盟的政策制定者應該明白,中國電動車產業異軍突起的關鍵不是封閉排他,而恰恰是開放合作。
文章強調,中國品牌電動汽車在歐盟熱銷,靠的是有競爭力的價格、優質的性能和完善的服務。如今歐盟揮舞關稅大棒,使歐盟消費者的購車成本大幅增加。
新華社稱,除了“消費賬”,歐盟還應好好算算“環境賬”。如今歐盟一邊高舉綠色發展大旗,一邊揮舞保護主義大棒,如此“雙標”只會有損其全球信譽,破壞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合作,阻礙全球綠色轉型。
文章也稱:“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這筆賬是虧是賺,歐盟應該好好算一算了。”
環球時報則在社評中指歐盟向保護主義舉了白旗,並說擬中國電動汽車徵收臨時反補貼稅,不僅損害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合法權益,也將擾亂和扭曲包括歐盟在內的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
歐盟委員會星期三通知汽車製造商,將從7月4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徵收最高達38.1%的臨時反補貼稅,這一稅率遠高於10%至25%的預期,立即引發中國的強烈譴責。
中國商務部回應稱,將堅決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但未透露採取具體的反擊措施。
雖然歐盟針對的是中國電動車商,但一些西方汽車製造商如特斯拉、寶馬和雷諾等,因在中國設廠造車並出口到歐盟,它們也將面臨更高的成本。
歐盟成員國對於是否向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存在分歧,法國表態支持,德國則反對。中國是德國汽車製造商的重要市場。
報告顯示,中國電力投資加速增長,預計2024年電網基建投資將超過5300億元。
近日,市場迎來了一則引人注目的消息:工業巨頭3M公司(MMM.N)在本周五公布了其季度業績報告,隨後股價飆升至近兩年來的
最近,外媒給OpenAI算了筆賬,今年可能要血虧50億美元。
近日,巴黎奧運會和世界鐵人三項協會聯合發布了一項重大決定,宣布因塞納河水質污染問題,原定於近期進行的奧運會鐵人三項首次下
當地時間7月18日,法國巴黎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持刀襲警事件。
近期,一則重大消息在國際舞臺上引起軒然大波,馬來西亞宣布加入金磚國家。
調查發現,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使用幹擾了韓國近五分之一學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