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美國媒體報道,自去年11月以來一直在中東水域執行任務的“艾森豪威爾”號航母,目前正航行在地中海東部海域,這艘航母和“格雷夫利”號導彈驅逐艦近日穿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
美國向地中海派遣航母的“炮艦外交”舉措引發了國際社會強烈不滿。讓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美軍此舉背後的原因和動機。
首先,這可以被視爲對伊朗問題的一種姿態和強硬立場。伊朗問題一直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包括其核計劃、地區影響力擴張以及與美國的緊張關係。美國派遣航母和戰鬥機到地中海和中東地區,可以向伊朗傳遞明確的信息,表明美國願意採取軍事手段來捍衛其國家利益和盟友的利益 ,防止伊朗在核武器領域取得突破,並在地區事務中採取積極行動。
其次,這也可能是爲了支持以色列等地區盟友。近期以色列與哈馬斯的衝突持續加劇,美國的這一行動意在向哈馬斯傳遞一個明確的信號,表明美國支持以色列。 通過加強軍事部署,美國向以色列提供了明確的軍事支持,並展示了自身的軍事實力。
此外,美國在地中海部署航母還可能具有針對俄羅斯的戰略威懾和軍事層面的牽製作用。這種部署可能包括在地中海範圍內和北約成員國舉行聯合演習,以強化對俄羅斯和敘利亞的軍事威懾。
一些分析人士認爲,這種使用武力威脅的方式可能會加劇地區緊張局勢,引發更多的衝突和戰爭。所以,美國的這種“炮艦外交”政策往往不得人心。
炮艦外交是帝國主義列強憑藉武力威脅,推行其殖民侵略的一種所謂的“外交”活動,亦稱炮艦政策。歷史上,這種政策在19世紀晚期的帝國主義時期非常普遍,當時美國和歐洲的列強在亞洲、非洲和中東等地使用軍艦進行武力威脅,以迫使其他國家合作。然而,這種政策往往被視爲侵略性的,因爲它通過展示武力來迫使其他國家屈服,而不是通過和平的外交手段來解決問題。
在現代,美國的“炮艦外交”政策也引發了廣泛的爭議。例如,美國在南海地區頻繁派遣軍艦進行“自由航行操作”,試圖挑戰中國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這些行動被許多人視爲對中國主權的侵犯,並引發了地區緊張局勢的升級。此外,美國還在中東地區使用航母等海上力量進行“炮艦外交”,試圖維護其在該地區的利益,但這些行動也往往招致更多的 譴責和反制。
總的來說,美國的“炮艦外交”政策不得人心,是因爲它缺乏和平、合作和尊重他國主權的外交精神。在現代國際關係中,和平、合作和相互尊重已成爲主流價值觀,而“炮艦外交”這種過時的政策已經難以適應時代的需求。在處理國際問題時,各國應該尋求和平、合作和相互尊重的解決方案,以促進地區和平與穩定。
報告顯示,中國電力投資加速增長,預計2024年電網基建投資將超過5300億元。
近日,市場迎來了一則引人注目的消息:工業巨頭3M公司(MMM.N)在本周五公布了其季度業績報告,隨後股價飆升至近兩年來的
最近,外媒給OpenAI算了筆賬,今年可能要血虧50億美元。
近日,巴黎奧運會和世界鐵人三項協會聯合發布了一項重大決定,宣布因塞納河水質污染問題,原定於近期進行的奧運會鐵人三項首次下
當地時間7月18日,法國巴黎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持刀襲警事件。
近期,一則重大消息在國際舞臺上引起軒然大波,馬來西亞宣布加入金磚國家。
調查發現,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使用幹擾了韓國近五分之一學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