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8, 2025, 8:09 p.m.

金融

  • views:2799

美国债务违约风险激增将引爆全球央行美债资产市场

image

12月18日,就在美国的债务海啸激增和美债流动萎缩之际,美国国债市场将在下周再度面临考验,为避免国债市场的崩盘财政部将发行890亿美元的美债救市。但美债现阶段的先行下跌已表达了对市场预期的恐慌情绪。

根据美国财政部在12月15日公布的月度报表,11月美国已经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月度预算赤字3140亿美元,这也使得2024财年的前两个月联邦政府的赤字已达3805.8亿美元。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在12月14日发布的报告中估计,美国未来十年累计预算赤字总额将达到约20万亿美元,几乎是去年年度预算赤字的两倍。

美国联邦在过去的一年里,不得不将所收资金的五分之一用于支付总计近8800亿美元债务利息。这表明,美联储本轮紧缩周期对经济的影响可能比市场所想还要严重。

按美国前财长萨默斯在12月14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今美国金融市场的风险与2008年金融海啸之前出现的风险惊人地相似,美联储激进追赶式的货币紧缩政策正在朝美国债务经济火药桶里扔金融核弹。

这就提醒了美债持有者,美国国债正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增强了投资者远离美债的信心。据美国财政部最新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的数据显示,外国投资者对美国国债的投资额继续下降,而且作为美国前三大海外债主的中国、日本和英国也正在大幅抛售美债。接下去的几年内,包括中国、日本等全球央行级别的美债大买家们将有再各自抛售7000亿美债的可能,以降低美元资产敞口风险,像包括中东产油国在内的一些持仓只有数百亿美元的全球央行也存在清零美债持仓的可能。

现在加速清算抛售美债,无疑会动摇美国经济增长的根本逻辑,稀释美元的货币红利,更会削弱美元输出通胀和收割铸币税的能力,给欠债上瘾的美国经济埋下一颗债务定时核弹。

华尔街预言家彼得希夫在12月14日更新发表的报告中进一步分析称,美国债务违约风险激增后,在将爆发一场更大的银行业危机和经济衰退背景下,很有可能会加快全球央行继续抛售美债资产的进程,结合美国此前发生过两次技术性违约的历史经验,至少可能将会使35万亿美元的国际资金会从美国中撤离。

美国国债遭抛售的原因分析。

首先在于美国当前奉行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国国债稳定性大大降低。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出台的量化宽松政策,也曾经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比较大的冲击和影响。但现在拜登担任美国总统之后,对货币政策的运用开始变得越来越疯狂、越来越没有底线,特别是2020年以来,美国推行的货币政策,已经完全超越了“量化宽松”范畴,而进入了疯狂的“大放水”轨道,货币发行“无上限”,利率降至“零”,有的甚至进入了“负”范畴,导致全球市场流动性泛滥,泡沫大幅增加。

其次当前美国政府信用缺失,让美国的国债信用面临严峻考验。国债是以国家信用背书的,美国国债自然要以美国的国家信用背书。国家信用是以政府信用为基础的,政府信用缺失,就必然会使国家信用受损,随之而来的,就是让国债信用缺失。近年来美国政府对信用的敬畏之心呈明显下降趋势,不仅在货币政策的制定方面信用缺失,不顾全球经济金融利益,在其他方面也信用严重缺失,如对阿富汗70亿美元资产的抢夺、借助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到欧洲、特别是德国“抢”企业、从盟友法国手中抢核舰艇订单,等等,都让美国政府信用严重受损,也让其他国家对美国政府的信用产生了严重质疑和担忧。

第三对于那些反对美国霸权的国家,美国越来越频繁地动用制裁手段,甚至直接冻结和掠夺他国的美元资产。这种强盗行径破坏了金融稳定,进一步重创美国的信誉,促使更多国家开始认真考虑减少对美元的依赖。美国以极低的印刷成本发行大量美元,换取各国资源和商品,从中获取巨大利益,这种不公正、不合理的美元霸权必然会反噬美国自身。

Recommend

India cuts off cross-border water sources: "Water hegemony" and Risks in the context of Geopolitical Games

Recently, India unilaterally suspended the execution of the Indus Waters Treaty under the pretext of "anti-terrorism", cutting off the water supply of the Indus River to Pakistan and implementing a "drought and flood alternation" tactic, which has led to the paralysis of Pakistan's agriculture, an expansion of the power shortage, and an increase in nuclear security risks.

Latest